{{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作者:林紘立 | 杜克動物醫院獸醫師
對許多貓和主人而言,出門看診是極具挑戰的一件事,貓咪因為出門造成的緊張與不安,可能使主人感到沮喪因而降低帶貓外出就診的意願,錯失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機會。
然而,當貓咪需要手術或麻醉時,對主人跟貓咪更是巨大的壓力。其實,從出門前到術後的照顧,只要做好這些細節,就能大大降低貓咪對於看診的緊張感,對維護貓咪健康帶來正面幫助。
第一步驟、出門前的準備
看診前的一到兩週,將提籠放置於貓咪平常棲息的地方,讓貓咪習慣提籠的存在,降低使用提籠外出時的緊張情緒,還可以將貓咪喜歡的零食放置在提籠內,用來讓貓咪與提籠產生正向連結。
除此之外,籠內還可放置貓咪熟悉的軟墊或平日生活中的小物,例如最愛的玩具或是主人的衣物,並在軟墊或提籠上噴灑貓咪費洛蒙來提高貓咪主動接近提籠的成功率。
接近手術日時,依照醫師建議的時間幫貓咪空腹禁食,一般而言正常健康的成年動物需要 空腹禁食 4-6 小時,如果有長期使用的慢性藥如心臟病藥物或胰島素,建議事先諮詢獸醫師。
出門移動前的 1-2 小時可使用小於一湯匙量的肉泥或罐頭餵食鎮靜安神藥物(Gabapetin)來降低動物焦慮情緒。
第二步、運輸
移動提籠時儘量避免晃動造成貓咪驚恐。使用費洛蒙噴灑過的毛巾覆蓋提籠,可以降低外界聲光干擾。到達診所後,理想情況下應儘量縮短於大廳或等待區的報到時間。事先約診及電話聯繫溝通,有助於縮短等待時間降低貓咪緊迫。
第三步驟、手術麻醉前的檢查
協助獸醫師了解貓咪近期身體狀況或變化,是否有確實空腹禁食,鎮靜安神藥物是否能夠順利餵食。請不要害怕提出問題與獸醫師討論,任何的小細節都可能有助於讓醫師更了解您的貓咪的習性。
過程中可以於診間播放 貓咪舒緩音樂( David Teie’s Music for Cats ),有助於緩解貓咪不安的情緒,讓獸醫師能夠順利仔細的進行檢查與評估。
第四步驟、術前給藥及麻醉
獸醫師會依據貓咪的身體狀況與個性,選擇鎮靜與麻醉藥物,通常會在貓咪的前肢血管放置靜脈留置針,用來給予麻醉藥物、預防性抗生素、止痛藥以及點滴輸液。
當貓咪失去知覺下顎肌肉放鬆、喉頭失去咳嗽反射後就會進行插管,給予氧氣及氣體麻醉藥物。確認動物生理數值如呼吸、心跳、血壓及體溫穩定後,才會正式開始進行手術。
第五步驟、麻醉恢復
完成手術後,會移動至安靜的恢復室進行監控。理想的情況下,貓咪應該在關閉氣體麻醉後30分鐘內可以拔管以及恢復至正趴姿勢。
第六步驟、術後照顧及追蹤
請依照獸醫師建議及指示按時給藥,同時安排回診時間。請密切注意貓咪返家後的狀況,原則上貓咪的精神和食慾應於 術後的 24 小時內逐漸恢復,如果觀察到貓咪的精神意識及活動力異常、傷口分泌物增加或出血、張口呼吸急促,就需要主動與醫師聯繫。術後的照顧原則為盡快於 48 小時內刺激貓咪恢復主動進食及飲水,有助於維持腸道及免疫系統恢復正常機能,同時促進傷口癒合降低術後感染風險。
術後恢復的營養補充,除了精氨酸(arginine)、麩醯胺酸(glutamine)外,可考慮貓孩家長都不陌生的 牛磺酸 (Taurine)。牛磺酸不但能維持心肌功能,還能幫助貓咪調節身體機能,對於貓咪術後的復原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毛孩們的家長也是醫療照顧團隊的一份子,家長配合獸醫師一起延續居家的照顧與治療,能讓毛孩們快快地回到平日活蹦亂跳的日常!